
名震全国的红帮裁缝——宁波服装博物馆参观记
桂维诚
宁波服装博物馆
宁波服装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天工路蓝海巷80号,博物馆馆舍是一座“人”字形的二层建筑,大坡屋顶,两重坡顶组合。建筑面积2752平方米,总高14米。鄞州区人民政府投资1200多万元,2009年秋落成。
步入服装博物馆序厅,迎面是一幅描绘宁波服装5000年历史的壁画,五彩缤纷,100多个人物栩栩如生。
进入第一展厅——中国近现代服装。用原汁原味的清代龙袍、甲胄、官服、命妇服,叙述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块领地的清代服装。然后由辛亥革命剪辫易服说起,转向民国服饰和上海时尚中心、宁波服装。两个复原的历史场景——清末民初的婚房和寿堂、20世纪50到90年代服装,以及各个时期与典型服装相伴的土布、针线篮、裁剪书等,包括80年代以来传播时尚的音响、视频器材,通讯工具等。在这里凝视当年的穿着,联想起各个时代的打扮,无不触景生情。
第二展厅是宁波红帮裁缝创业史,展厅高耸恢宏,展示脉络清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代慈溪(今慈城)裁缝在京城古都制作官服和便服的成衣铺。紧接着话题转向红帮裁缝从奉化江畔出发,在日本起源、上海成名,扩展各个开埠城市的全过程。这里设计了5个历史场景——师徒学艺、红帮崛起、制作中山装、兴办西服学校、声援“五卅”斗争。每个场景的人物刻划、室内陈设、历史背景,都几经推敲,细致入微。揭示了红帮老一辈学业的艰苦卓绝,开业的来之不易,守业的不懈奋斗,解读诠释了身处旧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发愤图强,改变命运和他们挽回利权、提倡国货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160多年的奋斗中,红帮名店、名师、名品层出不穷,业绩诱人。红帮从20世纪初年为孙中山先生制作中山装起始,到1950年代起为中央三代领导人制装——那一项项光辉业绩令人钦佩。红都服装店经理、鄞州人王庭淼为中央领导制装的记录本,邓小平、邓颖超、西哈努克等送给王庭淼的礼品,分外引人瞩目。
在弘扬红帮精神的同时,第二展厅还辟有较大篇幅介绍了红帮裁缝领先中国近代服装业的建树;又划出10平方米的展位,播放红帮裁缝申遗电视;还开展量体定制西装业务:按照领样、袖口样、呢绒面料、成衣样品等,随意选择,看样定货。到了二楼的两个展厅,一是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二是宁波服装与国际交流,琳琅满目的国内和国际民族服饰与风情照、模特儿、硅胶塑像相映成辉,令人大开眼界。
上海是宁波红帮裁缝的发祥地,在上海档案馆和上海博物馆留存的很多资料和实物,都忠实地记录着当年宁波红帮裁缝的辉煌历史。这些资料翔实地将当年宁波红帮裁缝的辉煌业绩勾勒出来了。上海博物馆曾保存有宁波红帮裁缝使用过的第一台胜家牌缝纫机,后来成为宁波服装博物馆的首件实物资料。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在的宁波服装博物馆收藏有我国最早的木炭熨斗、手摇缝纫机等400多件珍贵的文物,以及翔实的文字、图片资料,被专家称为一部演绎华夏服饰文化变迁的“百宝全书”.
在宁波服装博物馆里,有一张地图上标示着宁波红帮裁缝当年遍布的20多个城市。在这些资料里,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出宁波红帮裁缝的五个“第一”:即宁波人开设第一家西服店和第一家西服工艺职业学校,缝制了中国第一套中山装和第一套西装,还编写了中国第一部西服理论著作。红帮裁缝北上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大连,南下厦门、香港,西进重庆、青海、西藏,甚至漂洋过海创业国外。同时,许多资料也证实了红帮裁缝不但是中国近现代服装史重大变革的引领者,而且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很多城市里,在当地的服装业中,红帮裁缝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当年的上海西服商业同业公会的登记资料显示,上海西服店多时共有700多家,但宁波人开设的就有420多家,占了总数的六成。
参观了宁波服装博物馆,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红帮文化裹挟而来的历史氛围。漫步馆内,穿行在放着各个年代服装展品的特定场景之中,每个人都会被宁波服装业所凝聚的宁波人的智慧和勤劳所感动。衣料店、裁缝铺、修鞋摊以及养蚕房这些已被时代定格的场景,记录着几百年来宁波人对于中国服装业的创造与奉献,也记录着一代又一代的宁波服装人的艰辛和收获。
起源于奉化江两岸的宁波红帮裁缝,能够成为中国近现代服装业中的一支生力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创新”。在旧中国,经济落后,外货充斥,一群有骨气、有才华的中国人发愤图强、兴办实业,寻求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而当时的红帮裁缝作为新兴产业的开拓者,敢于破除人们传统的着装观念,主动吸纳西式服装的长处,率先将中外服饰的精华进行融会贯通,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海派西服,揭开了中国服装史上崭新的一页。
红帮裁缝抛开世俗的眼光,接受简洁明快的现代服装理念,独创了中国的海派服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帮裁缝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具有革命意义的一次改革的发起者,揭开了中国服装史上崭新的一页。在完成这一重大改革的征程中,宁波的红帮也成了中国服装史上影响最大、最深、最久的一个服装流派。宁波红帮裁缝的创新体现是全方位的,即开放性地吸纳西方的服饰文化,制造出中国的第一件西服,又“洋为中用”,结合中国人的体型特点,开创出肩薄、腰宽、轻松、挺拔,个性强烈、款式独特的中国海派西服。同时根据西方的立体裁剪等理念,结合中国的特色,创造性地设计制作出了中山装这一“国服”,可以说,中山装的创制、完善和普及,是中国服装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女装也不例外,红帮裁缝在做女式西服、女式大衣、连衣裙、婚礼服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改良旗袍。从宁波服装博物馆里陈列的各式旗袍可以看出,旗袍在红帮裁缝的手下,在领口、袖子、衣长及腰身等部位,都是一变再变。
同时,红帮裁缝从开设作坊到开店号,再从开店号到连锁,不断推动了中国服装缝制技艺上的设备更新、工具更新、面料更新、店堂更新、产品更新、顾客更新和经营模式更新。
宁波现代服装业的发展,离不开脚下这块土地,也离不开红帮裁缝。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现代宁波服装产业,都是上一代红帮裁缝手把手教出来的,当时,有一两百名来自上海的红帮裁缝传人在宁波刚刚兴起的服装厂里担任师傅,他们不但带来了红帮裁缝的工艺,而且带来了红帮裁缝踏实细致、创新进取精神。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宁波已崛起了一大批著名的服装企业和品牌,目前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衬衫类中国名牌产品4个。已涌现出杉杉、雅戈尔、罗蒙、一休、太平鸟、洛兹、培罗成等一大批享誉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知名服装品牌,形成了国内少见的服装名牌产品群星辉映的局面。全市近2000家服装生产企业年服装生产能力达10多亿件,占全国生产总能力的12%强。综合实力特别是男装产业综合实力绝对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创建于1979年的雅戈尔集团,是全国纺织服装行业龙头企业。201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116亿元,利润总额54亿元,实缴税收28亿元,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6位。截止2019年底,雅戈尔集团总资产1014亿,净资产312亿元,员工超5万。旗下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经过41年的发展,雅戈尔已形成以品牌发展为核心,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综合性国际化企业集团。下设服装控股、服装制造科技、纺织控股、置业控股、康旅控股、金融投资和中基集团七个板块。
在宁波现代服装业的发展上,创新精神仍是贯穿着整个发展史,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服装企业积极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电脑排料、自动摊布、自动生产、立体熨烫、自动包装生产线,使我市的现代服装生产企业的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宁波的服装产业还从以男装为主,逐渐向女装、时装、休闲装全方位发展,面料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像纳米技术等新的生产工艺也不断出现。
创新精神贯穿于宁波服装业的起源、兴起和发展,但是,宁波现代服装业如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创新。这几年,宁波的服装业虽然创新不断,但是相对于其他一些服装名城和温州等后起之秀,宁波服装业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
宁波以男装闻名,相对来说,女装、时装的设计制作还相当薄弱,而且大多处于中低档次这一层面,这离一个真正的服装名都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同时,宁波的红帮裁缝曾以精湛的工艺、最新潮的设计在当年的中国引领服装新风,成为中国服装界的代表,但是,宁波现有的服装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级的服装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这使宁波的服装业、特别是时装业的发展有后继乏力之感。另外,宁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条真正的时尚街,没有专门的服饰类报刊杂志,这些都需要宁波红帮裁缝的后人继续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