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村庄

横山藏着一条古道,曾是防卫倭寇的要塞

微信图片_20210107210836.jpg

老天爷收起阴湿的面孔,露出温馨的笑脸。车上,带队老师诙谐地对大家说,横山藏着一条古道。

说是古道,既无商贾往来,亦无气吞河山之势,却是防卫倭寇要塞。古道巅峰,为古老的烽火台遗址。横山的地理位置特殊,从北仑洋沙山到咸祥鹰龙山,五六十里海岸线,多为浅海,唯有横山码头,舰船直抵海岸。巅峰地形险要,为历史上军事要塞,古镇历来兵家之事,都与其有着关联。

微信图片_20210107210911.jpg

冬日的暖阳,穿过竹林,照在乱石铺就的台阶上,一行人登上横山古道。这个季节,难得绿意盎然。阳光给山坡染上一层橙色,微风吹过,树叶窸窸窣窣,林中啁啾的鸟儿,唤醒了酣睡的古道,有文友融入,给静寂的古道,带来勃勃生机。古烽火台遗址,草色迷离,碎石无语,有阳光的照耀,倒也灵动起来,历史沉钩,在时光里幽远。

微信图片_20210107210844.jpg

伫立烽火台,遥看四方,海面波涛汹涌,古镇繁荣昌盛,巍巍群山起伏苍翠。一方方池塘,在海涂边展开,静候海水迈过泥塘,养殖鱼虾贝壳。宁波海防,自古鄞州为要塞之一。象山港畔,咸祥古镇,千余年来,一直是海防重地。烽火岁月里,横山古道见证了英雄浴血沙场,坚守海防的悲壮,谱写出军民抗击倭寇的赞歌。

观景台上,海湾美景,尽收眼底。横山像一条龙,头朝西,尾在东;桃花岭亦似一条龙,龙头朝东。海上有座小岛名曰:穿堍山。小岛像一颗珍珠,镶嵌在海中,依傍着双龙。古镇历史上素有“双龙抢珠”之说。

据传,晚清年间,横山人为造码头,上穿堍山取石材。穿堍山,属里察人的明珠宝山,村民当然不肯。双方争执不下,打起官司。

横山人状纸大意是:建码头造福民众,穿堍山上,取几块石材,利多弊少。

里察人状纸大意是:穿堍山乃风水宝地,开山采石,小岛变暗礁,船毁人亡。

县官老爷看了状纸,认为横山人说得有理,同意他们开山取石。里察人有理说不清,憋着一肚子气回家,碰到一位先生模样人士,愿意为里察人伸冤。先生拿笔饱蘸墨水,写下顺口溜:“穿堍本是海上山,取石后成海底山。船舶过往千千万,百姓性命交交关。”写完,先生说递上这个,官司必赢。里察人以顺口溜为状,并说明原由,再次告状到县府。再阅状纸,县官老爷惊出一身冷汗,穿堍山原是一座小岛,好在没铸成大错。遂判决不得上穿堍山采石。

站在山顶,我不禁遐想,假如没有那位先生,穿堍山也许早已沉入海底。如此,往来的渔船一旦触礁,该有多少冤魂葬身大海。从此,象山港也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10107210918.jpg

纵观横山码头,昔日渔火点点、人来船往的繁忙景象,已被雄伟的象山港大桥替代。只有少量渔船,进出港口。象山港里唯一的轮渡航线,也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两岸百姓来往依靠轮渡的日子,成了过去式。但岁月的痕迹,镌刻在历史年轮里,

横山码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摇身一变,以其旖旎靓丽的海岸线,恭候游客光临,成了当下“网红打卡点”。各地的游客,一览海湾美景之余,还会在海边找家小饭店,要上一杯酒,就着海鲜,美美地搓上一顿,尽情享受原生态的滋味。

此时,港口薄雾弥漫,渔光帆影。伫立轮渡码头,放眼眺望,昔日“横山站”的牌匾,已被“咸祥滨海旅游集散中心”所替代。

走走看看,摄摄乐乐。海浪拍击海岸,卷起千堆雪。海天间,飞起一行白鹭,瞬间美妙至极。

冬日的海湾,魅力无限。有种说不出的惊喜,弥漫心头。

微信图片_202101072108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