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龚国荣
由于持续晴天无雨,鄞州区塘溪镇堇山湖(梅溪水库)干涸,百年古桥—— 磬裁桥再现真容。
这座建于1921年的五孔水泥桥叫磬裁桥,而当地人则习惯叫做东庆桥。1993年,梅溪上兴建梅溪水库后,磬裁桥就淹没于水
中。
据鄞州区文保中心工作人员李本侹介绍,东庆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因桥位于宝庆庙东边,所以称为东庆桥。旧时,每当雨水季节,梅溪水暴涨,时常发洪水。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东庆桥就毁于一场洪水中。
1911年,童村的十三位乡绅,汇聚在童梅芳(生物学家童第周之父)家商量建桥计划,后经童梅芳四处募款,于1913年冬天,在梅溪上重建了东庆桥。为了给过往行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桥旁还增建了一座桥亭。 然东庆桥的命运多舛,此后,又因洪水两度毁建。
在上海做生意,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童村人童中莲得悉东庆桥屡建屡毁的故事后,找到有上海“水泥大王”之称的鄞县姜山人陈磬裁,希望他能出资重建东庆桥。此前,陈多次在朋友中表示,有意在家乡捐建十桥十亭。因此,陈磬裁一听此事,当即答应下来,并建议用水泥造桥,里面用钢筋支撑,这样不易被水冲毁。1921年12月,东庆桥第四次重建开工,于次年六月完工。同时,在桥南侧重修了桥亭,并在亭前雕刻了两只石兽,用来镇水护桥。
磬裁桥桥名是童梅芳请书法家钱罕所书。1922年9月,该桥第三次落成前,童梅芳特意到宁波,请沙孟海撰写了落成仪式上祷告上天的告文。1923年2月,童梅芳又请“慈溪四才子”之一的冯君木为磬裁桥撰写《陈君造桥碑记》,请钱罕书写了碑文。
磬裁桥桥长30余米,五孔相连,被淹水下二十多年,依然牢固,是宁波市内早期钢筋水泥桥梁的佳作。据悉,此桥是陈磬裁捐建的“十桥十亭”中的第三座桥,因此又名“第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