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乡贤

父子二人共同题写桥名 宁绍通衢——大隐镇胡家洞桥

                                                                            父子二人共同题写桥名

                                                                      宁绍通衢——大隐镇胡家洞桥


                                                                                       文/图 张峰

胡家洞桥距离姚江口大约500米,始建于明代,现存之桥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建,单孔圆拱石桥,全长28.5米,单孔净跨10.9米,东西两侧设台阶28级,桥面两侧设栏板,有望柱相连,顶端雕有莲花座。

桥额南北两侧各刻有“胡家洞桥”四个大字,颇为奇特的是,一侧落款为“邑人严信厚”,另侧落款为“邑人严义彬”,二人为父子关系,在书法、绘画方面均颇有造诣。严信厚,字筱舫,晚清实业家,被誉为“宁波帮”鼻祖,其子严子均,号义彬,也是“宁波帮”杰出人物。父子二人共同题写桥名,实属罕见。

 桥东头南侧的桥墙上,嵌刻着桥碑《重修洞桥序》,至今清晰易认。撰写桥序的潘绍庭,就是桥头姜岱村人。

从《桥序》可知,胡家洞桥始建于明,此后几度毁损复修。据载,康熙丙申间,胡镇明捐资重建;嘉庆辛酉“桥复倾颓”,胡简元又修;光绪二十四年“又为蛟水所坏”,张渭高“商之严观察筱舫”再修。“观察”是清代地方道员的雅称,严观察筱舫,就是题写桥名之人严信厚。

桥两侧鳌首下面的对联,颇有深意。北面:“连舟为梁来往征人无病涉,聚石成徛东西过客有通途 ”,“连舟为梁”,“聚石成徛”,都是古代造桥方法,“无病涉”、“有通途“与桥序中建桥之前“往来者病涉焉”相对照,高度赞颂建桥便民之功绩。南面:“一带长虹常横黄浦,半奁明月返照清湾”。上句写日景,桥若长虹跨溪,气势非凡,下句写夜景,桥洞就象半只月亮,返照清溪。姚江大闸未建成之前,涨潮时泛黄的海水会上溯至大隐溪,故称“黄浦”。

胡家洞桥曾经是通往宁绍地区的官道桥梁,故称“宁绍通衢”,如今早已闲置,只有远道而来的游人驻足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