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村庄

亲历象山水文站建设

亲历象山水文站建设

 金洪苗(口述)邬思嘉(整理)

 

1978年8月,我刚刚搞完象山岳井洋工程鹁鸪头自记潮位站建设,有一天接到了象山县水利局围垦股股长钟根波的电话,要我回县水利局参加在象山爵溪的潮位站建设。我立刻答应了。

我想,钟股长之所以会打电话给我,首先是因为我曾经在镇海某部队搞了三年潮位测量工作。其次,我1975年退伍后一直在象山县水利局做农田水利测量临时工。此外,1977年,因为象山岳井洋工程搞鹁鸪头自记潮位站建设和潮位测量,我调到那里。宁波地区水文站曾经来岳井洋工程进行流量和流速测量。他们对我的工作表现比较满意。

              

 参与潮位站选址

象山爵溪潮位站位置初步选在大燕山的东南面。我组织几个民工去搞放炮、挖土、撬石等基础建设。大约过了八九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参与围垦工程的一个中年男厨师说,这个地方潮水在农历正月。二月大潮时早潮要退出,根本无法测最低潮位。我试着用竹竿系着绳子去测量水位,果然岸边海底高程只有黄海海平面负2.6米。我马上向钟根波股长汇报。他让我再去测量一下。当时正值9月份,天气也不是太冷。这次我脱掉衣服下海去测水深。发现无论是外面海凃还是岩石边深,都只有黄海高程负2.3到2.4米水深,不符合潮位站的建设要求。钟股长要我直接向宁波地区水文站站长裘伯芹汇报。裘站长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我到大目涂龙洞门东北面另寻建站位置,终于发现大目涂东南面松兰山咀位置比较合适。我马上向象山县水利局周海青局长汇报。周局长让我自行组织人员再去测量一下。我便拿着一台水准仪,叫上三个临时工进行水准测量。测得现在水文站所在的位置即松兰山咀海底黄海高程负4.2米,比较适合建潮位站。于是。我分别向象山县水利局、宁波地区水文站进行汇报。自己随后返回了岳井洋工程。

 

开始水文站建设

1979年5月,我到北仑码头学习十来天在海中定位打桩技术,学习结束后,去了一趟宁波地区水文站。裘伯芹站长告诉我,大目涂水文站工程要上马了,到时候会调我去。我听了很高兴,因为离家近了很多。据我后来了解,从原先打算建潮位站到后来扩建为水文站,一方面是因为象山有13.3万亩可围垦海涂,浙江省农垦局打算在象山大目涂建立一个潮位站。没有等潮位站最后选址确定下来,省围垦局已经专门拨款5万元钱给象山县水利局,还下文要求尽快建站。另一方面,浙江省水文总站、宁波地区水文站考虑到其它各县都有水文站,而且象山还有八个雨量部属国家站网需要管理。应该要建立一个水文站,省围垦局还联合省水文站专门请了华东水利学院、海洋研究二所、河口研究所等10多个专业单位搞论证,进一步论证松兰山咀是否符合海浪、潮位、风响、风速等观测的选址要求。

1979年9月,钟根波股长正式通知我参与水文站建设。我后来专门组织几个人去搞水准测量、站址地形图测量以及一公里道路地形测量。地形图绘出来后送到宁波专区水文站进行设计。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直接耽搁了工程进展,由于具体负责水文站工程的象山县水利局柯副局长去天津买一辆单位用的面包车,因为当时买车比较麻烦,他在天津足足呆了一个多月。12月份,他一回来就收到省水文站网站科科长吴东坡的信。信的内容大致有两点:一是省农垦局认为。水文站建站总费用预算要10万元(不包括通讯线路以及高压线路等)太多了。除了省农垦局的5万元和省水文站的3万元拨款之外,其它费用需要象山县水利局自行负责解决。二是前期基建延迟太久。他要求,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抓紧做好。柯副局长决定精打细算搞建设。象山水利局后又派了胡伯其同志专门负责水文站基建工作。

接着, 在下余村征收42亩山地,我们和林海乡工程队签订了工程协议,积极动员村民砍柴、挖土造出一条路来。到1980年1月4日,省农垦局和省水文总站来调研时,山上已经有一条公路的形状了。柯副局长向领导表态,一定会快速施工,争取下半年拿出潮位资料。

          

 正式建成水文站

工程加班加点进行建设。但是,从12米高的岩石打洞到海平面下3米,总高度大约为15米,底部最小直径要求为1.6米,难度非常大,进展也很慢。柯副局长于是想办法,从我原来工作过的爵溪大燕山围垦工程借了两台凿岩机,一台用于凿地,一台用于凿井。进展速度变快了许多。从2月份用凿岩机开工到5月份,该打的洞都打完了,开始进入安装施工阶段,我就进驻工地,吃的都是同事和民工们带来的。住在工棚里。蚊子非常多。因为时间实在太紧,6月30日那天晚上,我和另外一位同志连夜搞测量,因为设置设备很简陋,房子都没建好,我只能想方设法利用简陋设备测潮位。 

在柯副局长的带领下,最终建成了总面积为173平方米的办公和生活用房,建成了一条长1100米、宽4米的通往水文站的道路,以及2.5公里1万伏的高压线和6.5公里的通讯线,总费用才13.5万元。

水文站刚成立时,只有一个潮位测量项目。到1980年底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水文站该有的各个项目都有了。刚建站时,自记潮位是虹连式,虹吸管外还有十米左右的塑料管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大风一来,管子就会被磨破而发生断裂,从而造成资料缺失。所以不管风浪多大,天气多冷,我都要求自己一定要及时把管子接好。后来我改用9米长铁管,把塑料管放进铁管,情况才好了很多。

1981年8月19日,省水利厅、省农垦局会同宁波地区水文站进行验收和交接工作。经验收后认为,象山县水文站均按照设计要求完成。8月29日正式下达文件建立象山县水文站。9月起,象山县水文站由省水文总站接管,属于国家水文站网。

水文站最初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蚊子很多,咬得人满面都是。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主要靠雨水。无论怎样,我始终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做事。在领导关心下,我成了一名有编制的国家干部,由原先主要负责技术到后来负责水文站的全面工作。象山县人武部在水文站设立民兵哨所,我担任过哨所所长,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和同事们还多次抢救过落海遇难群众,被授予过三等功。一直到2009年退休后,我在水文站又工作了两年。看到水文站发展迅速,心里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