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宁波帮

老娘舅——邹星培

【海外宁波帮】

老娘舅——邹星培

 

              / 张建明

 

70年前去香港谋生的邹星培,当时还是个20岁刚出头的小后生,岁月洗尘,如今他已95高龄。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见他身材精细,腰板硬朗,精神矍铄,行走稳当,乍一看尚无明显老态相。

他经常来往于香港、宁波之间,参加家乡举办的一些节庆活动。闲来无事时,也常去香港宁波同乡会和甬港联谊会会所坐坐,会见老朋友,喝茶聊天讲大道。遇到兴致高时,在旁人的鼓动下,他会唱上一段“戏文”,如《桑园访妻》之类的清悠婉丽的越剧,或字正腔园的京剧《空城计》,那感觉才叫爽吶!

“嗨,这个老娘舅正是越活越年轻、越来越潇洒啊”!香港的同乡见了他都这样说。

邹星培何来“老娘舅”雅号?原来他在宁波有个外甥,一直这样叫他的。后来他把外甥带到香港,“老娘舅”的称呼也传到了香港。因为叫起来顺口、便当,日子长了在香港宁波人的圈子里也就叫开了,叫惯了。

宁波老话讲:“娘舅大石头,闲话独句头”。通常意义上这个“娘舅”必须资格老,为人热心,办事公道,又不缺幽默感。且看本文中“老娘舅”邹星培又是如何呢?

 

“老底子事情记得贼牢”

在香港甬港联谊会会所里,我采访过邹星培。“老娘舅”深情地回忆,1925年他出生在宁波江东哑弄,是兄妹中的老大。儿时就读的醋湖桥小学毗邻月湖,就在迎凤街和偃月街之间;湖西中营巷又是外婆家,因此,他经常去湖西河旁玩耍,对那里的情景特别熟悉。

“奇怪,老底子事情记得贼牢”。邹星培笑着道。宁波方言里,老底子是指从前的事情,老而久远。

回忆起靠十岁时候的事情,邹星培觉得特别清晰。他说:“月湖旁边的几栋老宅我都去过,有的是古朴的粉瓦黛墙,有的是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小时候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玩,也就是湖西河边荡荡,中山公园里假山爬爬,老江桥去走走,这就有趣煞了,哪像现在的孩子有这么多的地方可以去玩。”

接着,“老娘舅”话题一转又说道:月湖附近河网四通八达,去西门外可以撑船出去。其实,那时候宁波城里厢区域很小,就是海曙、江东和江北。到南门外和西门外要称为乡下了。江北岸比较闹猛,宁波五口通商,那里是外人居住地。我亲眼看到南门“八角楼”下,宁波老城墙被拆除,修建了沙石路,就是现在的望京路。

“侬问我小时候有些什么零食和小吃?”

“介辰光有摊头挑来,粽子糖、盐浸倭豆、沙烧豆、橄榄”,老娘舅屈指道来,“还有馄饨、五香香干,就介眼眼了,哪里像现在花花色色这么多。”

讲到老路名、桥名,老娘舅来劲了,但话语中也不无感伤:“蛮多地方都没了。”接着他娴熟地派出从“一到十”以谐音排列的宁波十个地方名:“一字牌楼、二进庙、三法卿、四府前、五台寺跟、陆殿桥、七塔寺、百丈街、九曲巷弄、日(十)新街。”他一口气说完,如唱小曲般地朗朗上口。

“宁波有甜、酸、苦、辣四根桥,侬听到过吗?”接着他又派起来:“甜,陆殿(甜)桥;酸,醋湖桥;苦,彩莲桥;辣,姜(张)斌桥。这都是小来时候‘念毛经\\’,所以记得特别牢!”

呵,都耄耋老人了,记忆力还这么好,我由衷地佩服,并不由地想起了香港宁波人都称老娘舅为宁波“活地图”。是的,故乡的街街弄弄,路名店牌,邹星培讲起来比宁波当地人还要熟悉呢!

“娘舅大石头,闲话独句头”

宁波地方自古以来有个习俗,家中有大事要请娘舅来作主,家里有“弄勿落直”的事要叫娘舅来做公正人。故有“娘舅大石头,闲话独句头”之说。

有一年,应宁波市政府邀请,邹星培与来自海外的许多位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参加市政府举行的造福桑梓褒扬仪式,会后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宁波市社会福利中心。他为家乡重视兴办老年福利事业感到高兴,当场表示了捐助意向。回港后,“老娘舅”立即叫拢兄弟姐妹商议此事,他说:“老有所养,功德无量,家乡正在建造老年福利中心,我们应该视各自的力量做些贡献”。

“老娘舅”虽为兄长,但他的话也有娘舅一般的威信。兄妹们当即决定捐资助建2幢楼。邹星培、邹星炳俩兄弟分别捐建以父母名字命名的“邹汾锡休养楼”和“邹励和妹休养楼”;妹妹邹星缘与其夫姚祥兴捐建一幢医疗保健楼。正是应了那句话:“老娘舅”是“闲话独句头”。

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邹星培、邹星炳兄弟俩再次捐资宁波市社会福利中心100万元人民币建造休养楼,并取名为“紫星楼”。“老娘舅”热爱家乡,造福桑梓,尤其对老年福利事业情有独钟,故国家民政部专门授予他“慈善爱心奖”称号。

事业有成后的邹星培,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受到旅港宁波同乡的拥护,现在他分别担任宁波旅港同乡会、香港上海总会、香港甬港联谊会和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监事长和名誉会长等职务。

央视登台获金奖

“老娘舅”邹星培会哼几句绍兴戏和宁波滩簧,大家都知晓,但他是还是个唱红了的香港京剧票友,这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事。

有一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本次大赛经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现场直播,来自全国2000多位京剧票友进行了初赛、复赛和决赛,参赛节目文武兼备,行当齐全,年龄跨度大。当年,已八十三岁高龄的“老娘舅”邹星培,代表香港选手参赛。但见他稳步登台,一个亮相,嗓音宏亮,中气十足,字正腔圆,把一段《珠廉赛》唱得神完气足,三个“夸啦啦”节节翻高,一个胜似一个。赛后分数牌打出9.9高分,荣获金奖。这也是香港京剧票友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赛场上。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现场采访了“老娘舅”:“您是宁波人,为啥京戏唱得这么好?”“老娘舅”似乎有点难为情地回答:“我是老骨头哄闹热。”说完,他“哈哈哈——”爽朗一笑,又认真地说道:“不过宁波人肯学倒是真的。”

是的,“老娘舅”学京剧还是近年来的事。他有位好友李和声是香港金融大腕,也是京剧名票,积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老娘舅”是在他的影响下学唱“国粹”。“老娘舅”告诉我:唱京剧特别强调板眼和发音要准,一个“如”字,京戏里要读为“余”,是湖广发音。“老娘舅”每星期三次必去同乡会学唱,练嗓子,他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现在,《借东风》《空城计》《搜孤救孤》等老生段子,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了。李和声经常担当他的琴师。此次大赛,李和声亲自为老友操琴,所以“老娘舅”调侃地说:“我得金奖离不开‘名票\\’效应啊!”

愿“老娘舅”宝刀不老,情趣更浓。